安定区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思路,立足重点任务,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扎实见效、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环境实现明显改善。
一是立足政治建设,加强学习教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全面落实“4+N”“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质量的不断提高。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立足创新实干,大力解放思想。以紧跟新时代、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为主题,结合全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赴贵州等地学习、培训、考察等活动,在全区集中开展一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讨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围绕“七破七立”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全身心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立足为民务实,改进调查研究。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领导大调研活动,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上,形成一批对工作指导有力、有前瞻性的高质量调研成果,解决一些群众长期所需所盼及影响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
四是立足工作实效,狠抓开门整改。提高问题整改群众参与度,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专题调研、发放问卷、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和在网上开设“党群心连心”“政民零距离”等栏目的办法,通过情况通报、新闻发布、公示等形式,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热情,使查找问题和整改落实始终敞开大门,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新改变、新成效、新气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和“敦厚、包容、坚韧、自强”的安定精神,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用工作实效检验整改成效。
五是立足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综合执法改革、收费清理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健全完善、全面落实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六是立足队伍建设,增强担当意识。把担当精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严实标准履职尽责,着力打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五型”干部队伍。始终突出政治标准,树牢事业为上和“首先看品行、看能力,其次看资历、看年龄”的用人导向,坚持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检验、识别、遴选干部。大力推广乡村干部驻村代办工作办法,切实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和工作一线锤炼干部作风。
七是立足营造氛围,坚持正面引领。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微信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在区广播电视台、安定党政网等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发现挖掘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并组织乡镇(街道)、区直部门“一把手”上电视谈措施、谈体会,在全区大力营造转作风、树新风、重实干、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八是立足批评教育,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加大通报问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通报,对群众反映强烈、线索具体的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务求问责到人。特别是对中央和省、市委三令五申强调的事项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和事,对问题多发频发、影响恶劣的地方和部门,从严从快从重问责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严重破坏发展环境、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和被中央或省、市巡查发现的问题,在通报曝光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及领导责任的基础上,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电视台公开表态发言。
九是立足抓常抓长,建立健全制度。围绕查摆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靠实整改责任,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结合整改落实情况,对本地本部门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深入查找制度建设中的漏洞和缺陷,认真抓好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把有效的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形成科学完备、务实管用、针对性强、有利于发展的制度体系。(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