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广角  
【清风典历】三思而后行
        日期:2020-03-13       分享+

3月13.jpg

【译文】

        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不要想多了

        古人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三思而行”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词语,但孔子为什么说季文子“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鲁国大夫,执掌国政三十多年,辅佐鲁文公、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等几代君主,资历非常深,但谨小慎微。鲁文公六年,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出使前,他派人去问如果在晋国遇到国丧他应该行使怎样的礼节。人们很不理解,认为现在没有这种情况,问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季文子却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左传•文公六年》)意思是,凡事都要提前做好预防,就不会有后顾之忧,这是自古以来的好习惯。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却没有做这样的准备,这就难了。现在多想一步,有什么害处呢?

        孔子并没有否定“三思而行”,“再思而行”也只是针对季文子说的,完全是因人而论。因为季文子的“再思”,也比我们的“三思”要全面,要细致。辜鸿铭在英译《论语》的时候,巧妙地避开了季文子的名字,直接将其翻译成了“一位公众人物”。辜鸿铭所说的“公众人物”,类于现在所说的“决策人物”。作为决策人物,确实应该比其他人想得更多一些、更远一些,但也不能畏首畏尾、怕狼怕虎。迟疑不决,可能错失许多机会;优柔寡断,可能浪费许多时间。 

        我们没有季文子之谋,但也要学会善断;没有季文子之思,但更得学会善做。疑心太重,难免探头探脑;顾虑太多,就会缩手缩脚。

        想得太多了,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其实就是心不在焉!(尚之)

川木通.jpg

川木通: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略扭曲,长50~100cm,直径2~3.5cm。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用于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陕西等地。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渭源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渭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渭源县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2020003538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