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广角  
【清风典历】吾无隐乎尔
        日期:2020-03-23       分享+

3月23.jpg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坦荡荡

        孔子所谓的“二三子”,肯定不是指他的全部学生。或者是学得不好的学生,或者是不好好学的学生。什么叫“隐乎”,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秘不示人”,就是“有所保留”。

        孔子不上大课,或者个别辅导,或者小组交流,都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现象,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这种教学形式,难免会引起个别学生的误会,怀疑孔子对张三是“留一手”,对李四却是“吃偏食”。

        孔子有教无类,如果有学生认为他偏张向李的话,他一定会急。他说这一段话,估计就是遇到了这样的学生。民间所谓“师带徒,留一手”,其实有很多原因。一种是担心徒弟抢“生意”,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种是担心徒弟超过师傅,所谓“免得徒弟打师傅”。更重要的是,师傅教徒弟,并不是先教技术,而是要长时间地考察人品。急于求成的,师傅会劝他走;心术不正的,师傅才会“留一手”。只有那些踏踏实实、端端正正的,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

        孔子显然不是“师傅”,但并不排除有人会把他当“师傅”看。孔子苦口婆心,感化了许多品性并不怎么好的学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了许多悟性并不怎么好的学生。他恨不能将自己的一切,传授给自己的一切学生!

        “君子坦荡荡”,孔子是这样做人的,也是这样做老师的。(尚之)

佛手.jpg

佛手: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气香,味微甜后苦。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主产两广、川渝地区。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渭源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渭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渭源县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2020003538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302000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