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干部心声,凝聚青春力量,在县纪委监委举办的全县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会上,年轻干部代表畅所欲言,谈体会、讲感受、话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县纪委常委 范启华
一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家庭和梦想之间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三要处理好与监督对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家庭和梦想之间的关系。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贵在坚持。外甥今年大四,在师大学中文,女儿刚上高中,在升学考试中,语文成绩是最低的,我问外甥如何学好语文,他说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的方法就是多读书,每天坚持读,他上高中时,学校要求每天晚自习前读半小时书,现在感觉读书最多的还是高中三年。认识一位学中医的前辈,19岁时熟读《皇帝内经》和《古文观止》,现在还能够熟练地背诵其中一段,今年81岁,每天早上仍坚持读书。大学生在学,耄耋老人在学,我们没有理由不学。或许有人会说,工作忙,没时间学,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理论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会找能力比你强、水平比你高的人帮忙解决,但现实中,这类人又不好找。那么,这时候最管用的办法,就是从书中找答案。前些天,十五届县委第一轮巡察向县纪委转来一些问题,但不是线索,由于以前巡察没有移交过类似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置,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了解到,对于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应当移交纪委监委处理,最后,我们就将这类问题按照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管理处置。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读书,我们解决了问题,又积累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家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这里我想以《曾国藩家书》为例探讨这个问题。因为生在乱世,曾国藩一生与家人聚少离多,主要以书信来往,《曾国藩家书》中记录了他在求学和从武生涯中的近1500份书信,有许多是教育子女如何学习、做人和做事的。曾国藩有个好习惯,就是在白天处理完军政事务后,每天晚上坚持读书、写日记、总结当天的工作,大部分家书也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的。正是因为曾国藩的责任心所在和持之以恒的书信教育,次子曾纪泽成为著名外交家,三子曾纪鸿成为著名数学家。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能在处理完当天的工作后,第一时间考虑家庭生活,想办法一件一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在家人生病时,第一时间请假去照顾,完了尽快回到工作岗位,用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干好本职工作,为家撑起一片天,就能够解决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关于梦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部分人坚持了下来,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再去多想。女儿上幼儿园时,说她的梦想是长大到全国最好的幼儿园当一名老师,问我的梦想是什么?经过认真地思考,我说我的梦想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小时候家乡交通不便,来县城读书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天不亮出发,步行3个小时才能到车站。曾经梦想,什么时候班车才能通到自己家门口?通过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各项政策落实和大家共同努力,今天都已经实现。工作20多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眼界的开阔,看到的更多是我们和周边县区的差距,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教育、卫生、交通等各个领域都有。再来看我们的工作,今年市纪委组织开展的“我对纪委有话说”专项整治,不正是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吗?现实工作目标和个人梦想实际上是相统一的,干好了本职工作,也就是在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要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我想从时间观念、正确看待问题和挫折、敢于提出合理意见建议三个方面来谈自己的认识。
关于时间观念。有这么一个例子,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部队转业到地方的领导干部发言时谈到,他感觉部队和地方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时间观念,部队上开会也好、执行任务也好,都是说几点就几点,执行特殊任务都是精确到秒,会议确定时间后先校正手表,多少分钟后出发,分秒不差。地方上很多时候会议都是提前15分钟甚至30分钟到场,但开会时仍有个别同志会迟到。鲁迅曾经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话有些极端,但道理非常深刻。我们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守时,这也是对同事最大的尊重。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和挫折。人的一生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会很多,关键要看如何去面对,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就会不断进步,反之就会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有句俗话说“千金难买少年苦”,人在年轻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越多,就会磨练的越坚强,年轻时一帆风顺,将来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难以面对。回想十年来在纪检组、纪检监察室,信访室,案管室,党风室的工作经历,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和关心支持,督查发现不了问题的时候,向来访群众解释不清楚政策的时候,案件查不下去的时候,回想起来,现在仍然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困难和挫折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迎难而上,多向同事请教,多听不同意见,乘年轻为将来事业成功积累丰富的经验。
关于敢于提出合理意见建议。我觉得这应该是年轻干部的长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能够并敢于提出合理意见建议的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不多,包括自己在内,工作往往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新。作为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发挥自己学历高,想法多的特点,主动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认真研究我们的工作,及时向分管领导和常委会提出成熟、合理的意见建议,推动工作创新和落实。具体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工作任务来了,自己提不出好的思路和举措,领导安排了又觉得落实不了等情况出现。
第三,要处理好与监督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想从日常工作、生活和问责处理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主动到监督单位去,多了解监督对象的为人处事,多学习监督单位的各项工作,只有了解清楚了人,学懂了业务,我们的监督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发现问题和漏洞。具体工作中要坚决避免不懂装懂、随意提要求或表态等情况出现。
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与监督对象的关系,我们共同生活在这座县城,大多数干部都认识,如果私人关系确实好,一起吃饭喝酒都无可厚非,但关系一般或以前不认识的监督对象经常请你吃饭喝酒,就要有所警觉,正人先正己,开始管不住自己,最后也管不好监督对象。
落实问责处理措施时,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人格和法律上,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是代表组织落实涉及监督对象的有关问责处理措施,不是我们个人的决定和行为,要尽量做到文明礼貌,使用纪法语言,坚决避免口大气粗、颐指气使等情况出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只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广大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就能顺利成长起来,为纪检监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